随着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响应,鉴于未来中、德两国在低碳城市与景观领域的合作趋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Joi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of Eco-Urban Design, Ministry of Education),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以及欧博迈亚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Shanghai Office of OBERMEY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Beijing) Co., Ltd.),于2022年2月25日共同组织了主题为“上海低碳社区”中德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同济大学中德校园CDC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特别资助。本次研讨会也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和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共同开展中的“上海低碳社区”教学和研究合作的系列内容之一。
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分别为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Vanessa Carlow 教授和同济大学董楠楠副教授。首先中德双方主持人介绍了参与本次论坛的发言嘉宾,并介绍了论坛的主题背景。论坛分为两个半场。
上半场主持人为Vanessa Carlow教授。首先由来自同济大学城乡规划系的侯丽教授,分享了主题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建设:一种规划史的视角”的讲座。在讲座中,侯教授回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工业新城规划发展历史,并且结合本次中德联合教研课题“上海低碳社区”的基地所在地,从规划史的视角为大家介绍了上海闵行工业新城规划的发展历程。
其后,德国GMP建筑事务所合伙人Magdalene Weiss女士简要回顾了近20年时间内GMP建筑事务所在上海进行的系列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德低碳设计的交叉视角,结合存量更新模式下的再利用,重点分享了位于宝山区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改造以及上海商学院校区改造扩建项目中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案例。
作为低碳目标在景观技术领域探索团队之一,董楠楠副教授首先介绍了近年在生态空间规划和设计中的系列案例,并从上海当地的绿色与生态技术场景为视角,不仅介绍了其在立体园林技术、数字生态技术、乡村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成果与应用,并着重介绍了相关领域中与德国高校和科研团队合作攻关的阶段性进展。
下半场主持人为董楠楠副教授。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主任王信副教授分享了主题为“净零碳目标导向下的定海乡村振兴实践”的讲座。讲座首先回顾了联合国的低碳发展目标与导则,并提出了与中国乡村振兴实践结合的视角。通过对于舟山定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详细调研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对于其碳排现状的精准识别,并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方面提出了低碳目标下的乡村振兴策略。在此基础上,王教授进一步在三个村的案例中,具体深入地介绍了如何开展低碳原则下的改造与提升,为乡村社区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
下半场的最后一位分享嘉宾为欧博迈亚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Christopher Knabe。Knabe先生首先介绍了上海的城市交通发展历史以及在低碳出行目标下的交通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于未来的TOD发展模式提出了策略。其后结合其团队在杭州、广州、青岛、张家港等地的项目案例,介绍了在低碳城市场景中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实现城市复合空间和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从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服务能力。
在下半场专家讨论中,本次论坛研讨会的特邀对谈嘉宾,来自于SASAKI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张斗女士结合多年在国内的城市生态景观实践经验,结合嘉宾的分享内容进行了延伸讨论,并重点就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韧性安全与全球疫情形势下的公共空间策略,提出了关注议题。本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德线上参与方的广泛关注和深入交流讨论。
最后,Vanessa Carlow教授和董楠楠副教授分别致辞,表示对于各位分享嘉宾与参与方的感谢,并提出未来希望邀请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中德低碳社区的研究与讨论中。
2016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