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7-06-14
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成功召开 4546 2017-06-14 14:56:49

 

5月19日下午,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四平路校区中德大楼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德国外交部、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同济大学、德国高校联合会、博世集团等指导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此外,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等高校代表和德国舍弗勒集团、采埃孚集团、CONTACT Software等企业代表与会旁听。会议由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主席、我校校长钟志华教授及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前秘书长Bode博士共同主持。

 

图片.png

 

钟志华校长在致辞中说,对德合作始终是同济大学国际合作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他简要回顾了同济大学对德合作与中德学部的创办历史,强调了中德政府对同济大学中德学部的殷切期望,肯定了中德学部2016年的工作成果,提出了中德学部2017年发展的意见建议。他还表示,同济大学将全力支持中德学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德学部主任、我校副校长吴志强教授向指导委员会成员阐述了学部今后的总体战略规划。他表示,中德学部将配合学校的整体部署,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进一步夯实和拓展同济大学的德国品牌,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中德两国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中德学部将会根据同济大学对德合作战略,推动未来城市、工业4.0、永续社会等三大创新驱动的发展,通过模块化的形式整合全校对德资源,进一步强化科研与学术教学水平。与会委员对此表示支持,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他们祝愿中德学部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出新形势下中德高校合作的新模式。此外,指导委员会就中德学部的人事变动和财务报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审议。
会上,中德双方指导委员会成员相继综述了两国政治、经济、教育与科研关系的总体框架,肯定了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作为中德高校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多年来做出的成绩,对中德学部自成立以来对中德合作与交流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了赞赏。学部指导委员会审阅了关于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职教学院和中德校园)和德国研究中心的2016年工作汇报与2017年工作计划。

 

图片.png

 

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程,钟志华校长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Rüland女士共同签署了《关于同济大学中德学部(CDH)成立及运行的框架协议的续签协议》和《关于在同济大学资助中德学院(CDHK)的第五期合作协议》,双方继续大力支持中德学部和中德学院在未来又一个五年的新发展,一同揭开了同济大学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教育合作的新篇章,这标志着这一堪称中德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典范的大型项目将踏上更高层次的发展轨道。

 

图片.png

 

此后,钟校长与Rüland秘书长还签署了中德学院舍弗勒基金教席和采埃孚基金教席的延长协议以及Contact Software中德学院基金教席设立协议。随后,德国联邦教研部国际事务司司长Frithjof A. Maennel先生代表德国联邦教研部向同济大学德文图书馆捐赠了价值1110欧元的图书,以庆祝同济大学百十华诞。

 

图片.png

 

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已被两国官方认可为中德教育合作的精品典范项目。2014年10月,在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由中德政府联合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便提到:同济大学中德学部(下辖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和职教学院三个机构)是共同落实高校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鼓励并支持中德两国高校开展双方共同出资的创新型长久示范合作。2015年10月,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在柏林中国日上推介了《中国战略2015-2020》,确立了2015年至2020年中德科研教育领域合作的目标和方向。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和职教学院)作为中德高校合作的典范写入到了该战略文件之中。2016年11月,中国科技部发布《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其中也指出:同济大学作为对德合作的传统阵地,不断发展和深化同德国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合作,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先后成立了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德职教学院、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等培养机构,同德国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联合建立多个合作研发机构。中德学部获得的这一份殊荣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至今所做出成绩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今后的五年,中德学部将发扬"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精神,中德同行弦歌不辍,科教济世桃李芬芳,携手并进,共塑未来。

2016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