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青年对话(11):德国Z世代与中国95后

2024年10月24日,由同济大学德语系和中德学部下属中德校园联合举办的第11期中德青年对话活动在四平路校区中德联合创新实验室顺利开展。  



受邀参加活动的四位嘉宾分别是上海虹桥德国学校校长苏珊娜·赫斯(Susanne Heß)、GEP德国教育集团教师毛蓓怡、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教师吴静娴以及同济大学德国留学生Leo。活动由同济大学德语系钱玲燕副教授主持。本次对话主要关注1995年后出生的中德年轻人。这代人有怎样的特征?他们与70、80后有何不同?他们关心哪些话题?他们“躺平”或“摆烂”了吗?他们想要整顿职场吗?围绕这些问题,中德嘉宾带领现场观众共同思考:中德两种文化在两国年轻一代身上有着怎样的体现?尽管文化社会环境不同,我们是否可以在中德95后之间找到相似之处? 


活动伊始,四位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和个人经历出发,探讨了95后这一代人的特征。无论在中国还是德国,95后都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他们从小就在数字化的环境中成长,受网络平台的影响,较早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价值观,能够比较轻易地在网络世界中找到具有相似价值观的群体。数字化成长背景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许多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成为“网红”。



在中德年轻人眼中,工作对于生活的意义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在德国,70后老一辈往往把工作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通过工作实现自我的价值并为推动社会发展做贡献。与之相比,Z世代德国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打破传统的职场模式。他们希望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甚至有人倡导“四天工作制”。在这方面,中国的95后也表现出相似的态度。许多人在择业时更加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是否有机会结合兴趣规划职业发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一味追求高薪,而更倾向于灵活的工作时间和自我发展。在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德年轻一代也都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德国的年轻人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感到忧虑。在中国,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许多学生承受着繁重的学习任务,难以在学业和生活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特别是在高考前夕,不少学生趋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尽管如此,95后年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躺平”或“摆烂”,此类表述更多是他们在数字世界中的幽默。


中德之间较为明显的差异体现在两国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关注方面。在中国,许多家庭采取类似“直升机家长”或“虎爸虎妈”式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学业与职业规划给予高度关注。在老师的引导下,部分家长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育儿方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给予其更多空间。与之相比,德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虽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他们通常倾向于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地做决定,并给予他们更多探索自己兴趣爱好的自由。


在观众提问环节,现场的95后学生们和家有95后孩子的家长们抛出了许多诸如中德家庭结构、校园爱情、网络流行语、当代中德年轻人对彼此的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活动为中德教育者以及年轻人创造了交流和分享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尽管中国和德国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两国的年轻一代身上呈现出了许多共同的特征。他们正以全新的方式了解世界、认识彼此,以多样化的思考和解决方式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我们相信,在未来,他们也将更好地携手合作,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