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学院:新的开拓精神

中德学院:新的开拓精神 2898 2018-05-25 15:14:25

 

中德学院在柏林举行成立20周年庆典。由DAAD、德国外交部和同济大学共同创办并支持的中德学院是国际高校和科研合作的杰出典范。

中德学院20周年的主题——“同舟共济二十载 再铸辉煌展未来”代表着这一合作项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勃勃生机、远大目标和开拓精神。德国外交部国务部长明特费林(Müntefering)在柏林庆庆典开幕致欢迎辞时表示,早在1998年双边研究生院成立时,同济大学、联邦外交部和DAAD就共同登上了新大陆。“就在那时候,一场激动人心的政治、科研合作的探险之旅扬帆起航。”今天,中德学院是国际化的文化和教育政策取得成功的典范,是“中德合作的一块招牌。”

充满活力的成功史

在过去的20年当中,这个德语授课的研究生院在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和经济管理四个系发展出了12个硕士双学位项目与2个博士双学位项目。一开始,双方的共同目标是根据德国技术类高校的模式为中国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并且与希望进军中国市场的知名德国企业密切合作。中国的青年人才需要掌握德语,了解德国职场生活与经济动态。

在此期间,共有27所合作高校以及20个基金教席参与到中德学院这个项目中来,其中也包括四系专业协调人所在高校(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以及波鸿鲁尔大学)。以上参与者共同致力于为中国学生以及人数日渐增长的德国学生提供双语、实践导向的优质教育。同济大学校长、中德学院院长钟志华教授提到“这种科研与经济之间的密切合作在中国还是非常特别的”,自创立以来,中德学院的意义日渐重大、具有榜样作用,也是中外合作的十大办学单位之一。

成功合作的见证人

六位中德学院的院友在柏林讲述了他们自己的职业机遇及其出色的工作履历。实践导向和实验室工作使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院友王廷君成为了宝马创新中心的专家。审计师郑舒心则通过中德学院走向国外,如今在法兰克福工作。“虽然当初我没有通过德语考试,中德学院还是为我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电子与信息工程毕业的刘宇博笑着说道。得益于中德学院的国际网络,她没有错过她的机会,目前在上海、墨西哥与柏林的西门子工作了十多年。

曾获得DAAD奖学金的项曲不仅从中德学院项目的开拓精神中受益: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开拓者。2009年,他从中德学院的汽车工程系毕业,到波鸿鲁尔大学攻读双硕士学位,如今在德国奥迪生产技术开发团队担任部门经理,专攻新材料和技术的革新。他最感恩的是他在中德学院所感受到的开放态度,“开放地对待他人,意味着尊敬。如果你这样对待他人,也会受到对方的回应。”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史向前目前正忙着为奔驰的世界地图上添加位于中国、美国和德国的新工厂。20周年庆典前不久,他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德学院德国校友分会的理事长。在这个角色中,他希望把他所获得的正面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与“专注的德国思维方式”相关的经验。与此相应,德国校友Karl Schmiedel也讲述了他的经历,“当时有一位参加了双硕士项目的校友跟我说:所有人都希望去美国,但你最好去中国,你不会后悔的。确实,我没有后悔。”

卓越的专业人才和世界公民

中德学院始终保持着开拓的精神。作为中德学院的支柱,许多变化摆在眼前。DAAD秘书长Dorothea Rüland博士在致辞时强调:“当今的国际化充满活力,变化也是非常迅速的”。开设新的创新课程也将被提上议事日程,希望在科研领域内成为增长驱动力。国务部长明特费林具体分析道:“数字化、工业4.0、智能城市和永续社会这些时下科研发展的重点,中德学院是整合这些中德未来课题的创新驱动力和对话平台。”
在关注这些与全球动态相关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彼此,”Dorothea Rüland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学生的中国力会大大增强的原因。”钟志华教授希望未来中德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要能够成为能够在华德企和德国华企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成为具有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为促进相互理解贡献力量,深化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2016 Copyright